北京3D智能眼鏡公司的全球化之路
責任編輯:傳說的落葉 時間:2016-03-07 16:47
[導讀]2016年1月9日,一位參會者在美國拉斯維加斯的CES上試戴行云時空的3D智能眼鏡。
2016年1月9日,一位參會者在美國拉斯維加斯的CES上試戴行云時空的3D智能眼鏡。
中國日報3月7日電(記者 蔡瀟) 作為世界最輕3D智能眼鏡的研發生產廠家,北京行云時空科技公司目前正在研發一款增強版的虛擬現實產品,這也是行云科技為加速國際化進程邁出的重要一步。
“下一代產品的研發會在今年完成,我們也會繼續改進我們獨特的體感操控系統,擴大虛擬屏幕的尺寸,內存大小以及存儲空間大小。” 行云科技CEO王洪亮告訴記者,“我們的技術是建立在頭部和身體動作的基礎上的,這是我們的產品和國內外的其他產品不一樣的地方。”
王洪亮舉例說,比如你帶著行云眼鏡在50寸的虛擬屏幕上看恐怖電影,這時身后傳來了聲音,你轉頭一看,一個恐怖角色站在那里。
據介紹,于年底前推出的行云第二代智能眼鏡將呈現70寸的虛擬屏幕,4GB的內存空間和128GB的存儲空間。而現行產品的規格則是50寸虛擬屏,2GB內存和64GB的存儲空間。
在拓展國內市場的同時,行云科技也開始著眼于國際市場的擴張。“2016年,我們會通過業務上的合作來加快公司的全球化進程。”王洪亮說。行云科技今年將在世界最大的眾籌平臺Kickstarter上預銷公司的產品,同時他們也正在與麻省理工媒體實驗室、洛克希德?馬丁公司等進行接觸,尋求合作機會。
目前行云科技已完成Pre-A輪融資,A輪融資也在進行當中。“我們還準備通過掛牌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來獲得資本。”王洪亮說。
君達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是Pre-A輪投資行云時空的公司之一。公司創始合伙人宋慶松說:“我們非常看好投資虛擬現實(VR)和增強現實(AR)行業的前景,因為這一行業已經進入了一個黃金發展期。”
在虛擬現實技術中,計算機會生成并復制一種模擬環境,用戶可以和這個虛擬世界中的各種元素進行互動。而增強現實技術則是通過計算機生成的感官輸入,如聲音、視頻、圖片、GPS數據等,將真實環境中的某些元素進行擴增,使用戶能夠實時獲得直接或間接的增強感官體驗。而智能眼鏡和頭盔在這兩個領域都有所應用。
宋慶松認為,手機行業已經十分成熟,不會再有巨大的變動。而VR和AR技術中使用的智能眼鏡則還有很大的創新空間,人們的生活也可能會被這些產品改變。“我們投資行云科技,主要是看重他們的體感操控技術以及王洪亮所帶領的優秀管理團隊。”宋慶松說。智能眼鏡的供應鏈也已經非常成熟。有許多優秀的公司正在研發和生產智能眼鏡的芯片、傳感器、電池等,他們對智能眼鏡的迅速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,他補充道。
高盛公司一月份的一份報告中指出,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產業有著巨大的潛力,很可能成為下一個大規模計算平臺。根據報告預測,VR和AR市場到2025年總市值將達800億美元,大致相當于個人臺式電腦產業迄今為止的規模。而如果這兩項技術能夠在大眾中得到普及,其軟件和硬件市場的收益將在2025年達到1820億美元。報告中指出:“隨著電池和蜂窩移動通信技術的不斷進步,虛擬現實正變得越來越普遍。”
這一論斷也從風險投資者這邊得到了應證,他們在這一行業的投資正在不斷增加。根據清科集團的市場研究報告,近幾年投入VR和AR行業的資金已超過22億美元。美國AR公司Magic Leap在一月宣布已完成7.94億美元的C輪融資,阿里巴巴是本輪融資的主要出資人。(譯者:許天舒)
- 分享到:
- 2024中國制造之美終評2024年10月23日
- 杭州文三3D打印創意設2024年10月09日
- AI產品:數知地球 A2024年10月07日
- 談談工業企業的數字2024年10月07日
- 人工智能新興崗位走2024年10月07日
- AI產品:阿里云AI與機2024年10月07日
- 中國高校計算機大賽2024年09月26日
- 快訊:第三屆琶洲算2024年09月26日
- 2024百度商業AI技術創2024年09月26日
- 2020綠賽卡頂墻應用設2020年01月03日